出版热线:028-86613050
                 18581836866
精彩书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精彩书评
《花子》书评
发布者:成都天恒仁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22-02-11  浏览量:1428次

《花子》书评

谈歌

风景优美的白洋淀,有华北明珠的美誉,上承九河、下通津门,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长堤绿柳、苇绿荷红,是北方少有的湿地泽国,有丰富多样的水生资源,依水而居依淀而生的水乡百姓,祖祖辈辈在这个鱼米之乡繁衍生息。

以文学作品记录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命运起伏,白洋淀本土风情小说《花子》,讲述的是20 世纪80 年代白洋淀经历的枯水时期,水乡百姓面对生存困境的迷惘、不知所措,展现的是大环境下小人物们的生存状态。

20 世纪80 年代初北方持续干旱,上游河水断流,白洋淀严重缺水。淀里没了水,赖水而生的人们就断了经济来源,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这个变故对水乡百姓影响很大,在经历了迷茫、焦虑、惶恐、无奈之后,他们选择面对现实,努力奋斗自我救赎。小说所描写的人物:花子美丽善良,春林重情重义;德高望重的四爷,宽厚仁义的船哥;泼辣的小线儿,爽快的大戎;兴风作浪无事不做的洋锦、麻七,卑鄙龌龊坏事做尽的会生。看似平静的生活里暗流涌动,乡情,民俗,水韵,人生百味俱在其中。

一个原生态的当代水乡故事,一个独具风情的乡村烟火作品,让我们走进风景如画的白洋淀,体味寻常百姓的苦辣心酸。在雄安新区安新县作协主席阿民麾下,有一群追求梦想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来自基层,有丰富的生活素材,在繁杂的生活之余勤奋创作。作者出身农民,在农村摸爬滚打生活多年,跟小说里的人物有过相同的生活经历,见证过“他们”经历的坎坷、磨难,跟他们息息相通血脉相连。这些淳朴的水乡百姓面对坎坷,苦中作乐努力摆脱困境;生活的艰难不影响他们的正直、善良,厄运灾难磨灭不了人性的光芒;满怀着对白洋淀曾经美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冀、祈盼,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努力地生活着。

沉淀悠久的水乡风情,五味杂陈的人间烟火,都激发着作者的创作激情。生活给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不管是爱恨情仇,还是世态炎凉,世间虽总有浊流涌动但人们依然选择善良。

作品中的“花子”命运多舛、多灾多难,生活中的荆棘和猝不及防的变故,把一个柔弱少女摔打成坚强的女人。她不惧坎坷磨难,坚韧执着,用善良和热心温暖身边的所有人。一个善良的女人,一个心酸的故事,一群朴实的水乡百姓,他们生活里没有惊心动魄的大事,柴米油盐、悲欢喜乐却都跟环境和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

作品让我们感同身受如临其境,“花子”好像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姐妹抑或是亲密的乡邻,她一路走来,留给人们的不只是叹惋、悲凉,还有真挚、善良和美好。白洋淀文化底蕴深厚,诞生在白洋淀的优秀作品很多,著名作家孙犁是白洋淀的文化标签,徐光耀老先生的《小兵张嘎》已成经典,荷花淀派在文学界独树一帜。

凭着对文学艺术的挚爱和执着追求,作者于2015 年开始小说《花子》的创作,期间几易其稿反复打磨。朴实的情感、质朴的语言,并不成熟的创作虽难以描绘出生活的厚重,也可算是当代白洋淀版的“呼兰河”。追忆白洋淀秀丽景色,展现水乡百姓的淳朴善良,丰厚的生活底蕴,浓郁的水乡特色,看似白描的笔触把人间烟火的乡村生活再现。这个并不久远的乡土风情故事《花子》,将给白洋淀文化苑再添一抹原生的乡土色。

2017 年4 月1 日雄安新区横空出世,作为生命之源的白洋淀有望恢复往日的勃勃生机。这个作品很契合当下的新区形势,水乡人民期待幸福、向往美好,雄安新区带来的福祉是他们做梦都梦不到的惊喜。

作品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故事虽唯美感人、人物却缺乏特色,叙述过多、情节欠生动曲折。希望作者继续努力,扎根生活,深度挖掘,再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上一条:心灵的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