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热线:028-86613050
                 18581836866
精彩书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精彩书评
文学青年说
发布者:成都天恒仁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17-08-09  浏览量:2114次

文学青年说(《骑单车的少年》自序)

 

  

 

有人说我是文艺青年,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准确地讲我是一个“伪文艺青年”。

想要成为一个文艺青年,看似简单实则门槛不低。何为文艺青年?以流行的观点来看,但凡对文学艺术有一些爱好的年轻人都可以称为文艺青年。以我粗浅的认识来看,除了具备上述两点之外,想做一个合格的文艺青年还需要具备时尚靓丽的外表并懂得营造小资情调。首先,得外表靓丽,衣着光鲜,使得外人第一眼看来就觉得“此人倍儿有范儿”;其次,得生活有情调,比如闲来旅个游,没事刷个朋友圈,心情好了拍几张自拍,心情差了看一场电影;再次,得有几项必备爱好:喜好喝茶,略懂品酒,精通咖啡,常去泡吧,热衷于“把妹”或“撩汉”,如果懂得一两门乐器便是如虎添翼,若是样貌和口才皆具那更是天衣无缝了;最后,想成为一个高端文艺青年,还必须具备一项终极技能——“乾坤一掷”,通俗地说就是“老子有钱”,此处无解。

思来想去,我只是一个外表平庸的文学艺术爱好者,和其余几项均不沾边,如果硬要分类的话,我认为我应该会被划进“文学青年”一栏吧。

想要成为一个文学青年貌似困难实则门槛不高。只要是乐于写作,自主创作,时有产出,那么恭喜你已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学青年了。这一行入门简单,但是若想有所提升可就困难重重了。文学青年重在“内功”的修行,首先要丰富知识量以提高作品的深度;其次要增加生活阅历以提高作品的广度;最后要拓展思维锻炼脑细胞,多加创新写作技法,发掘有价值的题材,光是堆砌华丽的辞藻注定是徒有其表,力求思想的百花齐放才是应有的追求。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学青年,以上各项缺一不可,但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坚忍而纯粹的心灵。“内功”的修行不可能一朝而成,对于文学青年而言,像是张无忌、令狐冲那样的成功模式只存在于武侠小说里,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而最终成为扫地神僧那样的真正高人。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文艺青年犹如舞蹈演员,只要外表尚佳,形体到位,站在舞台上当着千万观众的面表演,伸伸胳膊踢踢腿,甩甩脑袋扭扭腰,华丽地旋转一番之后再抛出一两个媚眼暗送一点秋波,鞠个躬就可以优雅地退场休息了,只要一朝入门,做起来便是驾轻就熟手到擒来。文学青年就好比百家讲堂,看的是底蕴,拼的是内涵,说的是思想,听的是知识,站在台上嘚啵嘚啵嘴皮子容易,但是想要观众满意就很困难了,若是费了大半天口舌连一个鼓掌的都没有,怎么好意思着脸下台去?由此可见,做文学青年是一项难度高而且费力未必讨得好的技术工种啊!

虽说前路困难重重,但我早已下定决心一路走到底,不为别的,只因为对于文学的热爱以及对于理想的坚持。“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姹紫嫣红转瞬即逝,公侯将相转头成空,唯有文字可以永存不朽,唯有思想可以代代相传。昔李白、杜甫诗歌传世千年,而今读来依旧美妙绝伦朗朗上口;昔苏东坡、司马迁文章传世千篇,而今看来依旧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文学青年之路如鲤鱼跃龙门,需逆流而上,奋发图强,循序渐进,永不言弃。文学青年理当胸有抱负,志存高远,先成青年作家,再成知名作家,最后成为一代名家。文学青年之道充满艰辛,多是孤寂,时有困苦。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句话说得好:人若是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最初成为文学青年是在高二那年。一日老师布置写作文,要求自由发挥,自拟题目,自选素材,自定文体。恰巧那时刚看完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怒阿Q之不争,哀阿Q之不幸,于是突发灵感想要写一文以批判国人的劣根性,遂将此篇作文命名为《阿Q外传》。内容大致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绝处逢生”,讲的是阿Q在被押赴刑场问斩时恰巧路遇旧相识,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念在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的情面上免予一死,于是阿Q一夜之间成为远近闻名的红人;第二章为“平步青云”,讲的是阿Q在乡间的地位忽地一下提升好多,出门时总是前呼后拥,威风无限,赵举人、假洋鬼子等宵小之辈争做马仔,就连那赵老太爷也来攀龙附凤,把阿Q认作远房长辈,此时的阿Q虽不是将军,胜似将军;第三章为“花好月圆”,话说当世英雄岂能无美女相伴左右,阿Q终于如愿以偿迎娶了美艳寡妇吴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成为高富帅,就连那庵里的小尼姑也被勾得春心荡漾,动了凡念;第四章为“反清复明”,阿Q决定响应革命,于是备好白盔白甲,旗帜印信,在土地庙自立为天公将军,带着王胡、小D等人前去攻打县衙,县太爷被唬得不轻,抛妻弃子连夜逃亡省城;第五章为“英雄末路”,时局变幻,风云莫测,听闻黎元洪下台了,赵老太爷等人立刻将阿Q“乱匪贼党”的名义逮捕,并即日处斩,阿Q还是唱着那句“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我手持钢鞭将你打”而慷慨就义。

现在将此文拿出来翻看只是觉得内容过于天马行空,玄幻到荒唐,而且逻辑混乱,剧情疯癫。但在当时这篇作文受到了老师的当堂表扬,并且被定为优秀作文。我在作文本上洋洋洒洒写了20多页纸,估摸着也有4000多字吧,同学们也是争相传阅,回忆起来当时还是有一些暗自窃喜的。至今还记得老师当时对我说的话:“光有天赋是不够的,要写出好文章,重在热爱,贵在坚持。”现今终于领悟了老师当年的用意,并不是说那篇荒诞作文内容有多好,而是将其作为一种鼓励,希望我可以坚持下去。

在这之后我便进入了大学,那个时候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诗人。仰慕唐宋迁客骚人,常恨不能对面把酒言欢。大学四年间仿照唐诗宋词写了不少诗歌,文体基本都属于薛蟠体,但凡看过的同学基本上无不大笑着惊呼“有才”。譬如这篇《观××有感》:

 

夜,

微凉,

晚风爽,

幽光照窗,

独饮自惆怅,

青山不解彷徨,

笑看华灯丁香下,

处处莺莺燕燕芳芳。

月,

昏黄,

云里藏,

佳人何方?

无处诉忧伤,

浊酒一杯过肠,

醉眼对面大路旁,

二人搂搂抱抱攘攘。

 

抑或是这篇《内大往事》:

 

出了主楼迈步往西走,看到一个眯眼的老头。

抽着中华肥得直流油,旁边一个漂亮的小妞。

对面过来霸气的大狗,于是决定一起去喝酒。

吹着牛B一口接一口,问他是否又换了女朋友?

大狗缠着董学姐不走,说他现在已不好那一口。

路旁学妹穿着很暴露,秃顶大叔忍不住回头。

 

夕阳斜照雄伟的主楼,不知不觉又过了一秋。

大学西街滚滚的车流,美腿丝袜如林的路口。

班长通知这周没有课,据说老师早已去旅游。

主任宣讲前途不用愁,内大学生出去都很牛。

提问不知李白诗几首,平时上课全TM打酱油。

一个声音萦绕在心头,挺起胸膛一直往前走。

 

当年写来主要用于自娱自乐,但这样的东西终究是难登大雅之堂。大学时曾对同学夸口出书,毕业后逐渐有了要出书的念想,动机很简单,其一是为了曾经吹下的牛B而奋斗,其二是出于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其三是我惊奇地发现那些吹过的牛B居然悄悄地转型成了理想。

不同于打油诗那般大笔一挥诗篇即成,出书写作更多的是要盘算别人看了之后会怎样想。在写作过程中也要顾及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言语的通顺性,内容的丰富性,囊括的思想性,还要顺道考虑文字的趣味性以及通篇的体积量。回想起来,在整个写作出书的过程中的确是困难重重,昼夜思考,通宵码字,反复修改,文章初成时的确是小有兴奋,隔天再看时却又觉得漏洞百出,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内功”修为不到家吧。

胡子拉碴,头发蓬乱,面容憔悴,目充血丝,这些都不是事;彻夜不眠,三餐不进,咳嗽感冒,跑肚拉稀,这些也都不是问题;对于文学青年而言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无从下笔。心有丘壑欲吐千字,可却提笔兴叹,怆然徘徊,就像有尘埃随着雨露和成泥巴,从前额叶慢慢地耷拉下来,又有无数狭小的念头在玫红色的记忆空间里不停地乱撞,仿佛能感觉到隔江的红火,而在大脑里却兵荒马乱,精神被硬生生地梗到了一块,变成了一种莫名烦躁的生理感受。

端坐在电脑前,打开WPS文字,新建一页稿纸,想把脑海中那些散碎的片段整合成一篇文章,初时构思觉得文章已成,胸中已有千军万马,只待逐一敲击键盘显现在文案中,待到真正敲击键盘时,却又化作一团乱麻,不知如何下手。思来想去,头脑中这些散碎的东西不适合作为题材,而一些有深度的想法又是目前驾驭不了的,端坐了不知多久,电脑的屏幕依旧那样发出昏暗的光,一片空白,正如彼时的自己。看一眼窗外,夜已深至子时,四周一片漆黑,偶有发动机的轰鸣划破这死寂的沉默,逐渐远去。还是回家吧,出了办公室,楼道内空无一人,听着脚步的回声,盘算着下一篇文稿,又迎来一次寻常的失眠。

读过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虽然我所受的困苦不及他的万分之一,但是对于这种艰辛也逐渐感同身受。为了文学梦,这些统统不算什么。好在这写作过程中,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人的默默支持,是那一个个无边黑夜中对我最大的鼓励,仿佛在耳边轻轻地诉说,要努力,要坚持。

熬过了那些盛夏酷暑和寒冬冷夜,终于迎来了我的第一本书。自序还没有写,那就先拿本文将就着吧。还没有想出来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书名,不如先将曾经写过的一篇名为《骑单车的少年》拿来做书名吧,时至今日,初心未改。思来想去,也好,就这样吧。

 

2016.11

 


下一条:挥手自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