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热线:028-86613050
                 18581836866
精彩书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精彩书评
追梦,趁年轻
发布者:成都天恒仁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17-07-19  浏览量:1711次

《昨夜·英伦》荐

 

· Jerry Chen

 

俗语说,观其友,知其人,Nicholas作为我同龄好友里唯一准备出书且已成文的朋友,在询问我能否给他的书写序时,我不禁暗自欣喜,能沾沾友人的光,文艺一次,也是不错的。道行虽浅,尽力为之。

 

青春是人生必经的阶段,因个人经历不同,视角也会异彩纷呈、光怪陆离。中国的留学生群体,大多数还是从国内的大学直接过渡到外国大学的,学校是最纯净、简单的地方,学生单纯的思维、青春的思绪也是最容易被旁人所猜到的。相比而言,像我和Nicholas这样经过社会浸染后重走学生路的“老油条”,思考的东西也就偏离了一些常规,没有了思维的局限。现在想起,相比当时其他同学经常谈论的游戏、电子设备之类,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谈论女人、社会、事业、梦想更多一些。那是以学生的身份,带着些许社会经历,自由思考、畅所欲言的头脑风暴。

 

可能我是读商科的缘故,观察到的更多是与钱有关的事情。相较于作者而言,多了一分铜臭味,少了一些对饮食、对女人、对文化、对宗教的思考。我对人生的感触,就算若有所思,也因为慵懒之故,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以致那段精彩的人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化。很感谢Nicholas,因为有了他的记述,给我以及所有在他身边的人留下了细致的回忆。

 

转眼间,回国已近两年,组建了家庭,日子趋于平淡,感觉回到了出国前的生活状态。所不同的是,当年和我一同入职的同学、朋友要么有了自己的下一代,要么经历了升职、加薪,而我却经过一番波折才争取到出国前同样的职位。这肯定有人会问出国两年有否意义,其实,作者的书已经解答得很好了。读过书的人既可以认为有意义也可以认为没意义,自己所追寻的也只有自己才明白。

 

毋庸置疑,我们这种年龄写的书肯定更适合年轻人来读,但具体适合哪类年轻人读呢?个人感觉,适合不曾经历也不会经历留学生活、又想了解外部世界的;准备出国去读书生活的;再有就是回国后带着一点迷茫的。

 

为什么适合那些想了解外部世界的年轻人呢?很好理解,因为这是“80后”写的书,留下的是同龄人国外生活的点滴、琐碎之事,去掉的是国计民生宽广、宏大的视角,小到饮食的感悟,微到日本女人这一我们谈之兴奋的话题,细到对于国人抢购奶粉的近距离观察,无一不是茶余饭后闲侃之事,然而“80后”的影子,“80后”对生活的感悟,乃至“80后”对理想的追求始终影影绰绰显露在书中。

 

相比作者,我认为我在英国的两年是有所欠缺的。看到他所经历的人和事,我深感当初应该更积极些,和他一起多接触当地的人和物,如此,就不会留下这么多遗憾了。对于准备去留学、去国外生活的人,这本书是提醒之物,提示着留学不仅仅是看书、上课、拿毕业证,而应该更多地留意那些能给你带来温暖甚至厌恶的人,那些让人意乱情迷的景色和文化上的冲击、洗礼。因为这可能是人生仅有的一次机会,让自己不留下遗憾的机会,让自己思想放纵的机会。

 

对于归来之人,有过在英伦游目骋怀的经历,我相信,大部分都是有所感触的,只是无奈随着环境的改变与时间的流逝,让人曾经感触万千的经历日渐模糊,思想最终还是与祖国的大环境融为一体。难得有朋友、有同龄人把时间定格,让那记忆深处的影响幻作文字,让我们可以不时地拿起书,在闲暇午后的阳光下、在静谧夜晚的台灯下去追忆我们无法忘却的似水年华,也是好事。

 

文字秀美者重,难得是见识。我相信,这本书分享的是作者迄今最难忘、最美好的经历。自由在高处,精神无国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