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热线:028-86613050
                 18581836866
行业新闻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出版人8月荐书
发布者:成都天恒仁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20-08-19  浏览量:2628次

选出一本好书没有固定的标准,但烂书有。如果有一本书以“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开头,至少我不会有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因为我知道它大概率是一本烂书。


这句满分作文的开场白完美契合选出一本烂书的三个标准:语言僵硬、指称空泛、狐假虎威。当然我们也不能对一篇作文太过苛刻。只是我有时候在想,许多写作者其实正是在这三个问题上没做到位,才把一个好选题写砸了的。说到底,有些人活了几十年,还是只会写作文。


而另外一些人就不会这么写。他们不会执着于“嚆矢”和“振翮”等必须安装特定词库才能顺利敲出的词语,但他们的语言却不会因之有丝毫逊色。在《南货店》中,张忌使用的就是最质朴的南方方言,说不上一尘不染,却总能打动人心。《秋园》的故事也是一样,发生在一个普通人身上,由另外一个普通的人讲述。我喜欢这些故事,它们比《嚆矢》文更有被人读到的价值。


社科领域的写作者们如今也不再把艰涩的文字视作捍卫象牙塔纯洁的工具。在《末日松茸》中,你甚至能看到散文诗一样的笔触。一个成熟的创作者也不会把现代社会一杆子打死,他看到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切面:一颗松茸,从被云南的农民从土壤中挖出的那一刻起,到被送上京都老饕的餐桌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在这个跨越地理与文化的复杂链条中,人类与环境共存的深刻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我们也尊重作者的劳动与现场的力量。就像罗安清在全球寻找松茸的产出地一样,《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一书的作者菲利普·古雷维奇自1994年开始跟踪报道卢旺达的种族灭绝灾难,借由对各方当事人的采访,古雷维奇以一种极具推进感的叙事,重构了卢旺达种族冲突的起源、恐怖和混乱而尴尬的劫后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文字将会比一位哲学家数十年前的只言片语更接近这个世界的真实。





文学




《南货店》

张忌 著

中信出版集团

小说用干净素朴的南方方言,以南货店为背景,勾勒出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极具烟火气的江南城镇生活图景:美食器物与俗世日常、世风升降与人性明暗……是乡愁般的“古典中国叙事”在当代的回响。作品以中心人物南货店店员秋林的生活展开,串联起供销社系统中的人物故事。老师傅的生意经,卖豆腐老倌的人情温暖,男女间的荒唐情事,父子之间的冷漠关系……生生死死和命运沉浮。时代激荡,人们轻声慰藉,柔弱却坚持着价值的底线,坚持不可或缺的爱与尊严。


《土星之环》

[德]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著

闵志荣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塞巴尔德继《移民》之后又一享誉国际的作品,记录了叙事者“我”一段穿越英格兰东海岸的徒步旅行以及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感。这是一段真正的文学之旅,这些穿杂在旅程中的事件涉及文学、艺术、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集体与个人回忆交织,图片与文本相辅,梦境与现实共生。读者受邀进入这座回忆博物馆,与塞巴尔德一同观察生存与记忆、变化与遗忘。


《两京十五日》

马伯庸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博集天卷

马伯庸长篇历史小说。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史书中的寥寥几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匆匆数句记载,谁才是真正的书写者?千里长河,星夜奔驰,四面楚歌,命悬一线。太子这一场沿着大运河的极速奔跑,跑出了皇权与民意的博弈,跑出了宫闱与官场的心机搏杀,跑出了纠葛数十年的复杂恩怨,也跑出了从崇高到卑贱的幽微人心。


《秋园》

杨本芬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乐府文化

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秋园,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今天,她80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


“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小故事》

周洁茹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这是周洁茹最新创作的短篇小说合集,它包含了18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约10万字。作品颇能反映作者近年的主要写作倾向,一是香港故事,写异乡人在香港的日常生活经验;二是女性故事,写现代都市女性的普遍情感困境。在具体呈现时,两类故事往往相互交织并水乳交融,形成作者观察世相的别样空间。和着鲜明的时代节拍,作者记录一系列正在发生的城市日记,在其独特的笔法下,这些作品提供给读者一个了解和想象现代香港的途径。


《顿悟的时刻》

张悦然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磨铁

突如其来的精神显现,意味着一次顿悟。作家张悦然首部文学评论集,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召唤隐匿文本显形。从人物、视角到冲突、情节,以创作的框架,构筑阅读的王国;从乔伊斯、契诃夫到门罗、波拉尼奥,截取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瞬间,淬炼成小说独异的配方。15堂创意写作课,与文学同行者一道,迎来文学顿悟的时刻。


《菲利普·迪克传》

[美]安妮·R.迪克 著

金雪妮 译

新星出版社

八光分文化

1958年10月, 初露锋芒的菲利普·迪克遇到了知性而浪漫的灵魂伴侣,即不久之后成为他第三任妻子的安妮。在新的家人面前,迪克显得快乐而充满爱心。但在平静生活的表象之下,他却一直与内心的恶魔搏斗着。


作者安妮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菲利普·迪克这位不世天才的真实人生。迪克从安妮身上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而安妮也见证了迪克写作生涯中最高产的黄金时期。在他们五年的婚姻期间,迪克完成了《高堡奇人》《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血钱博士》等众多脍炙人口的名作。然而,随着迪克深陷精神疾病与药物成瘾的泥潭,两人的感情也逐渐破裂,迪克的生活陷入了更大的混乱……本书通过大量的书稿、访谈、书信,展现了迪克的写作生涯与感情世界,还原了他作品中无数场景和人物的原型,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天才作家最为真实,最为美好,也最为可怕的一面。






人文社科




《末日松茸》

[美]罗安清 著

张晓佳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横跨日本东京与京都、美国俄勒冈州、中国云南、芬兰拉普兰等地的田野调查中,作者跟随一条鲜为人知的商品供应链,一步步呈现珍稀松茸的“身份转译”松茸浓缩在如此奇特的跨地理、跨文化转译过程中,也提一个更宏观的提问——在迈进“人类世”的此刻,不强调发展与进步的社会是什么模样? 人类是否能与各物种保有互不和谐、但又无须掠夺的和平共存?



《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刘子超 著

文汇出版社

新经典

九年间,刘子超数次深入亚洲腹地,前往神秘的邻人之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在这片处于全球化边缘和大国夹缝间的土地,展开一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寻觅之一路上,他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徘徊在希冀与失意、自由与迷失之间。一切如同离轨的卫星,暧昧而失落,充满活力、孤独和挣扎,我们就在隔壁,却浑然不觉——直到旅行开始,直到翻开这本书。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

[美]菲利普·古雷维奇 著

李磊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三辉图书

1994年,卢旺达境内人口占多数的胡图族对作为少数民族的图西族展开全面屠杀,100天里至少有80万人遇害——大部分是用砍刀完成的。卢旺达大屠杀的累积死亡率几乎是死于大屠杀中犹太人的三倍,这也是自广岛和长崎原******爆炸以来死亡率最高的大规模屠杀。


本书作者菲利普·古雷维奇自1994年开始跟踪报道卢旺达的种族灭绝,先后6次前往卢旺达及其邻国,试图探究这场人道灾难的成因,倾听幸存者的讲述,并报道其余波。借由对各方当事人——幸存者、国际组织成员、包括现任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在内的高级政要的采访,古雷维奇以一种极具推进感的叙事,重构了卢旺达种族冲突的起源、恐怖和混乱而尴尬的劫后现实——大量的人口迁徙,复仇的诱惑和对正义的要求,人满为患的监狱和难民营。


《许倬云说美国》

许倬云 著

上海三联书店

理想国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微观史研究代表人物王笛教授30年作品精粹。全书以四川地区四个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街头、茶馆、袍哥、麻将作为具体个案,将目光******在小贩、茶客、堂倌、瓮子匠、 普通市民等小人物的身上,通过档案、口述史、地方志、小说、竹枝词、调查、新闻报道、图片等多种资料,还原了四川,尤其是成都地区的日常生活记忆,细致入微地绘制了一幅中国腹地大众公共生活的生动画卷。通过这种有情的叙事史,人们得以真正深入不同于沿海、华中等城市的“另一个中国”,发现普通民众充满活力的生活世界及其顽强的文化延续性。


《最后的皇族》

[美]罗友枝 著

周卫平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纪文景

《最后的皇族》是一部对清代宫廷社会的典范式研究,从物质文化、社会结构和宫廷礼仪三个方面,全方位解读了清代的都城设计、服饰语言、内廷人员管理、皇室教育、婚丧嫁娶等宫廷生活细节。作者罗友枝是国际知名汉学家,曾任美国亚洲历史学会会长。全书着力讨论清代为什么能够建立统治并维系近三个世纪之久。罗友枝认为,清代成功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其接受了占主体地位的汉文化的同化,而是由于其巧妙地综合了少数民族的统治风格和历代中原王朝的制度政策,针对治下多民族共存的状况采取了富有弹性的多元文化政策。书中运用了大量公开或非公开的满汉文档案,材料丰富,细节生动,可谓清史研究里程碑。


《楼船铁马刘寄奴:南北朝启幕战史》

李硕 著

北京出版社

活字文化

在历代的王侯将相当中,刘裕的声望和影响并不十分突出,但他的战绩谋略,在中国历史中却罕有人与其匹敌——他出身低微,凭实力在一次次血战中崛起,两个北方******、两个江南王朝、若干割据势力,先后覆亡在他脚下;他终结了江南士族百年共和政治,建立起血腥、高效的军人******。本书作者以细腻的文笔,书写了刘裕一生跌宕传奇的战争生涯,在写法上也进行了若干有意识的探索。


《财政中国三千年》 

刘守刚 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维持中华帝国长期发展与有效治理的财政机制是什么?从财政来看,中国走向现代国家的道路与西方相比有什么独特性?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财政动因是什么?


《财政中国三千年》借用“财政”这条线索对中国史进行重新梳理,从钱粮收支的角度来解释历史演变的规律,从中你可以洞察中华民族艰难成长的历史,把握千百年来中国人在利用财政工具治理国家方面的秘密与智慧,看明白历史发展的方向所指与力量所在。


《生活黑客》 

[美]约瑟夫·M.小雷格尔 著

沈慧 译

台海出版社

得到

生活黑客是一个新兴的社会文化现象。你不一定听过这个词,但是也许你自己就是一个生活黑客。比如说,如果你特别讲究做事的效率,使用过番茄钟这类的时间管理工具,或者你健身的时候会戴个运动手环,随时记录自己走了多少步,你做的就是生活黑客们推崇的事情。


生活黑客们积极地利用科技和工具提升自我,系统化地生活。《生活黑客》这本书仔细考察了生活黑客运动的演变过程,比较了各家的学说,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评估了各种方法都好不好使。你将在本书中一一看到提高工作效率、保持运动习惯,甚至找到交往对象的黑客技巧。你也会对各路门派的生活黑客所提倡的思考方式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