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86613050
18581836866
精彩书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精彩书评
(《看不见的顶部》代序)
不忘初心,淡定前行
赵林红了。
仅仅不到一年时间。
一年前,她还是个居住在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偏僻一隅的卖葱油饼者,与成千上万在外打拼的打工者一样,为生计奔波、操劳。不同的是,她怀揣着一个梦想,这让她的人生与众不同。
而如果没有遇到网友蔡昌森,如果没有被黄岩区妇联发现,如果没有黄岩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文广新局、文联、新前街道、黄岩图书馆等许多部门、单位、乡镇以及许多好心人的关心、帮助,如果没有包括央视在内的各级媒体的传播……她也许还是她。每天清晨上街卖饼(或许还会被告知一些地方不能卖),中间生意少的时候拿出用来撕成单页包饼的书翻看一下,有些什么想法或许会找张纸记下来;中午在家烧饭、休息、看书、写字,下午再出门卖饼、买食料;晚上则早早休息,像许多生活在农村的人一样。生活日复一日,平淡无奇,写的那些文字也许就在电脑里,自己看看、网友传阅。
可是,生活就是这样奇妙,它会偶尔在没有门的地方打开一扇窗,为有准备的人留下一丝希望,你如果抓住了,命运就此改变了,那就是机遇。
赵林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她幸运地碰到了那么多帮她圆梦的人,她的故事也鼓励了许多比她境遇好却没有感觉到的人。
现在,她被一个个光圈包围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葱油饼大姐”。我像周围许多人一样关注着她,也担心着她。既希望她的生活因此而改变,又担心着她的写作能走多远。好在她一直很清醒,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所以她一直对我说“不急”。有了这种心态,我想不管外界如何喧哗,她依然会不改初心,保持淡定。
突然有一天,她对我说,帮我写个序吧。我迟疑了很久,因此也许耽误了她的新书出版时间。我想介绍她的作品,可自知自己不是评论家,没有评她作品的高度。我想写写她这个人,可那么多媒体“挖地三尺”已尽可能详细地把她的经历、目前的状况、写作的种种反复介绍了,我再去炒别人的冷饭?但是我能体会到一个基层写作者的艰难和一个一直说自己生活在底层的人的自尊。
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妻子。我想这些身份她都做得很累,不然她不会说自己从不把自己当女人,不然她说到儿女时不会有喜有忧,不然她不会语气反常地温柔地说起母亲,不然她不会很少谈及她的男人……
有些事情是不可一笔带过的,有些线索只能到她的作品中去寻找。
当《蚁群》把她上半生的积累用过后,她要跳出最初的倾诉状态,进入到创作的另一个层面。这就有了这部《看不见的顶部》。我断断续续地看了这部《看不见的顶部》。这是一部反映搞传销者生活状态的小说。文字依然像她的前一部小说《蚁群》,犀利中带有调侃。传销,这个敏感的话题,许多人为此倾家荡产,还有人执迷不悟,想着不劳而获发大财。故事是听来的,她听过传销讲座,但最终没有陷进去,这是她的理性,或者说清醒。她依然保持了她原有的文字风格,写出了另外一种人生,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了另外一个领域。那是一个大多数人陌生的神秘领域,但却不是个别人误闯的领域。一些人心甘情愿,一些人心不甘情不愿。人性的种种,都在这里显现,这就有了想象的空间。
如果说《蚁群》是赵林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那么本书则标志着她进入主动创作的状态。
赵林是不幸的,作为一名女性,我听到她说自己不是女人。生活的艰难让一个人自动放弃了性别意识,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
赵林是幸运的。仅仅半年多一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葱油饼大姐,到受到包括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新闻直播间“深度报道”在内的各级媒体关注的人,这是一个无法复制的特例,是许多人努力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也许她的创作技巧尚不娴熟、语言也有些粗砺,也许她的生存空间、环境、经历决定了她的创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她能始终保持淡定的心态,不忘初心,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这是一个鼓励人们梦想的时代,也是一个为有梦想的人提供舞台的时代。赵林赶上了,并以自己的努力坚持为更多的人做出了榜样。
祝愿她能依然坚持,走得更远。
林海蓓
2015年2月5日